
01.
或许你在网络中可以看到很多不美好的事情,但希望你能记得,这世界上还有更多你未见到的美好正在悄然进行。
02.
祝好人一生平安。
03.
每次深夜在路上看到保安的值班亭,都挺感慨的。
我刚来北京的时候,只能做些低级的工作,发发传单什么的。
当时认识了一些同事,大家一边发传单一边聊天,想着怎么找更好一点的工作。
有个大哥和我们说,做什么工作,都不要做保安。
我说为啥?
他说做保安纯粹浪费时间,没有一点发展。
尤其是很多地方保安要24小时值班,夜里站在那发呆,特别无聊。
那时候的我虽然懂得不多,但也能理解大哥的意思。
后来我就经常留意保安,确实如此,往那一站,好点的有个椅子可以坐着。
白天还好,人来人往的,还能和人正常交流,晚上就通宵值班就难熬了。
尤其是北方的冬天特别冷。
我看到很多地方的保安,只能穿着大衣站在那,双手插兜,走来走去,取暖基本靠抖。
我看着他们也觉得挺心酸的,大半夜的一个人都没有,就这样呆呆的站着,啥都干不了。
后来,过了些年,生活水平上去了,保安的待遇也变好了不少。
很多地方值夜班,都会放个保安亭,能遮风挡雨,冬天还可以拉电线放个电暖气。
更可贵的是手机的发展,让很多值夜班的保安深夜可以看看手机,不至于那么寂寞。
有次北京下大雪,我夜里出门办事,在外面等车等了很久,天气太冷,就跑道附近的保安亭里躲一躲。
保安是个年轻的小伙子,正在拿手机看课程。
我挺惊讶的,随口问小伙子看的是什么课程。
小伙子不好意思的笑笑,说他准备自考本科,考上了以后好找工作,不能老干这个(保安)。
我说现在干保安辛苦吗?他说还行,管吃管住,空调暖气都有,他一个人刚从老家来北京,干保安落脚挺好的。
我问他之后打算做什么。
他说打算去做物流,之前他认识的一个保安同事就已经转行去做物流了,在一家很大的物流公司做仓冲配送,他觉得物流是个能干一辈子的工作,以后要是回老家也能做。
小伙子说,在这当保安,晚上还可以学学习,要去送快递,每天忙就没时间学习了。
我说不错啊,职业规划的挺清晰。
小伙子就笑,说走一步看一步呗,凑活。
我说来北京这么久,地方都熟悉了吗。
他说还没,来一年多了哪都没去过,打算要是考完试了就给自己放个假,去北京各处景点旅个游。
后来忙工作也没怎么看到那个小伙子,不知道他考上了没有。
再后来,小区门口的保安亭被拆除了,围起来一段时间,建了个更大的值班室,大概有十四五平米,里面放了个办公桌,桌子上还有台电脑,旁边有个货架,小区的快递都会放在这里。
听值班的保安小哥说,现在有了新的监控摄像、小区内车辆自动识别放行的设备、有了随身携带的对讲机,据说新的安保系统可以在夜间自动识别可疑人员走动,还可以主动发出提醒。
他们值夜班的保安,就不需要每天晚上在外面站岗了,坐在值班室看录像,夜里固定时间巡逻几圈就可以了。
他们值夜班的也不需要一个人熬通宵了,变成了三班倒。
看着确实比以前工作环境要好很多。
以前路过深夜值班的保安,总觉得他们辛苦。
现在路过,看到黑夜中的一处光亮,多了一份温馨。
希望每个人的生活,都可以这样一点一滴的越来越好。
04.
年轻的时候太穷了,那时候每天只有十块钱块用来吃饭,早饭吃个五块钱鸡蛋灌饼,午餐小店里买馒头和榨菜,顺便蹭点同事的饭菜,晚餐泡五毛钱一袋的方便面。
一袋方便面实在是吃不饱,就用开水泡上半个小时,面条吸水太多会体积会膨胀起来,饱腹感更强。
可是晚上就很饿,饿得睡不着就喝水。
那种对饥饿的记忆一直刻在我的身体里。
导致我每天到了深夜,都很想吃点什么。
就算不饿,也想吃。
记得之前看过一些国外的研究,说饥饿年代出生的人,更容易发胖,应该也是这个道理。
用父辈的话说,就是穷怕了。
比较幸运的时,我从小到大对金钱都看的很淡,没有因此变得吝啬、小气。
但这份对饥饿的记忆却保存了下来。
我喜欢有大厨房、大冰箱,虽然忙起来经常没时间做饭。
但有个大冰箱里面装满食物就觉得很安心, 晚上睡不着也总是有种下厨的冲动。
我也曾和心爱的姑娘在深夜一起外出觅食,我还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,很像是电影《深夜食堂》的感觉。
唯独的坏处就是发胖,本来就加班肥、熬夜肥, 又总想吃吃吃,小肚子一直都下不去。
吃两口就吃两口吧,生活很不容易了,有时候也要纵容自己小小的任性一下。
等以后有条件了,看看能不能租个交通方便点的别墅,周末招待朋友一起做饭、烧烤。
我觉得一起做饭特别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。
毕竟谁不在乎吃呢。
吃饱了往那一躺,幸福感满满的,都要从身体里面溢出来了。
多么幸福的时刻啊。
05.
知识改变命运,性格决定命运。虽然很少有人讨论如何「完善自身性格」,但这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,从职业规划到谈婚论嫁,从管理情绪到幸福生活,几乎都离不开人对性格的了解与改善。这方面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心理学、神经科学、社会学、精神科临床医疗等领域,多看相关领域的书籍,大有裨益。
06.
提问:盐哥,新公司很看重转化,所以自己一直觉得压力比较大,经常加班准备新内容。做的内容看上去效果还不错,但一直没有好的转化,领导一直和我说是公司的新业务慢慢来,并建议我不要急着看转化,但是自己还是经常感觉很担忧。最近经常把一时的想法拿出来强行要推着试一下,同事劝我不要随便试,我也老是不愿意听,自己冷静下来想想后也发现确实很多问题。以前一直没有这样过,现在不知道怎么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,请问有什么好的建议吗?
王盐:
你这个不是心态问题。
你这个就是能力差。
假如说,你是一名外科医生,需要你做手术,请问你敢心血来潮拿病人随便试吗?
你不敢,怎么办?以前没尝试过的手术方式,是不是就永远不要做了?那医学怎么进步?
显然,医生们有自己的一套科学方法,能够帮助新技术应用时不会出现大问题。
那么说回来,你的方案是什么?拍脑袋吗?你没有自己的方案,没有严谨的流程,东想一下,西想一下,那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。
每次脑袋里蹦出一个想法,你怎么样确定这个想法是有效的?这个想法是否存在某种风险或问题?这个想法需要多少测试成本?
我需要多大的数据量,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?我的测试样本全面、完善吗?我的测试维度是否足够验证想法的有效性?
测试结果是否能充分说明我的想法有效或无效?我能从想法中获得什么经验?我怎么制定测试想法的流程保证其严谨性。
多想想这些问题,不要一味的瞎着急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