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图片[1]-人到底应该怎样提高自己?-爱悦色情感网](https://www.mkkoo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wxsync-2022-08-e32707b83778addd7bff1670523e44ce.jpeg)
关注我比较久的同学,可能还记得我有一个付费社群,用来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搞这个社群的初衷有三点:
1、让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有个互相交流的地方。
2、通过付费来排除一些无意义、无价值的问题。
3、工作学习的心得体会
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提高自己,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可到底怎么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呢?
买书?
买课程?
看视频公开课?
听大佬讲座?
写工作日记?
加班?
……
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进行学习充电。
但是,方式不等于效果。
你在健身房办了会员,不意味着你马上就可以拥有八块腹肌。
买一堆书放家里,也不意味着你立刻满腹经纶学富五车。
我所看到的大多数人,其实都在低效的努力着,典型的行为如下:
1、喜欢买书,随手翻几页读个皮毛便束之高阁
2、喜欢在网上看干货文章,第一时间收藏,然后再也没看过
3、经常加班,忙的团团转,觉得自己工作很勤奋
4、热衷考证,崇尚技多不压身,觉得这样充实
5、总喜欢研究时间管理,想到提升自己必谈「自律」
6、在网上打卡,和其他网友一起坚持
每每看到此类行为,都会想到学生时代的一些同学,笔记是最整齐的,作业是最认真的,可成绩就是不好。
学习这件事,比起努力,方法更为重要。
方法一
培养求知欲(好奇心)
看到这一条,有些同学可能会大叫坑爹——还以为是啥高论,结果就来句鸡汤?
但事实上,我始终认为这一条对学习来说,是最最重要的前提。
相信大家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:
在课堂、讲座上,老师/主讲者授课完毕,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,然后下面一片沉默。
有些人发呆,有些人玩手机,有些人麻木的记笔记,你问大家懂了吗,大家都说懂了。
然而过几天再一问,感觉和没听一样。
工作中这种情况也很常见,给下属布置完任务,说一他就做一,你问他任务清楚了吗,他肯定回复清楚了,然后做的一塌糊涂。
这种情况见多,甚至我觉得求知欲或许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赋,或是某种先天性格。
记得以前,我所在的公司在探索新业务时,花钱请了不少行业大佬当顾问,每次大佬来之前,我都会准备很多很多的问题,穷追猛打的提问,感觉自己请教的越多,这钱花的越值得。
所以当建立付费社群时,也会自然的以为,花钱进群的时候大家都会很踊跃提问。
然后真实的情况是,除了开始提问较多,后面的提问越来越少,甚至有时候我要主动去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,才会有几个人提问。
为此我专门找过社群的工作人员,向他们请教经验。结合社群活跃人数的数据,我发现当我有内容更新大家会看,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被动的阅读,而少有人愿意主动提问。
例如说有位向我表达不满觉得不划算的同学,他在2018年提问过一次,2019年提问过一次,然后就再也没提问过了。如果换做是我,花了钱进了社区,可以无限次的提问,肯定要把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问一遍才划算啊!
然而大家提问的情况,往往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的时候,才会来主动提问。
毕业找不到工作、要跳槽、该不该分手……
有些同学可能会说,我平时没遇到问题,怎么提问呢?
1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,去尝试搞清楚你不知道的事情。
为什么卖菜的店也会顺带卖水果,而卖水果的店却不会卖蔬菜?
如果我要开一家社区超市,怎么样吸引更多的客源?
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谁更辛苦?谁赚的更多?
为什么中餐很难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标准化生产?
农村出身的孩子,对比城市出身的孩子是否存在哪些优势?
怎么样可以把工作报告写得更好?
如何用最少的字把老板布置的任务说清楚?
如何在半个小时里记住更多的单词?
有没有什么夸奖别人的技巧,可以轻松的让别人开心?
这些是我随便想的,也基本是我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情况,多留意生活中细微之处,问题自然会源源不断的被挖掘出来。
2、给自己布置任务
我自己遵循的一些原则:
a、讲座、上课永远坐在第一排
b、提问环节强行逼自己举手提问
c、不懂的事情一定要问清楚,哪怕别人因此觉得你很蠢
d、长期坚持写作,对我来说写作是一个思维展开的过程
求知欲是学习的必要大前提,一定一定要有意识的去培养,没有这一点,任何的学习行为效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。
方法二
学会提问
好的问题,远比答案要重要的多,它意味着你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。
提问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,提问本身就是思考整理、探索盲区的过程。
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,我列举几条基本的原则。
1、问题本身应该是精确、详细、全面的,避免宏大叙事
我收到过大量的垃圾问题,例如:
王哥,我工作比较清闲怎么样能多赚点钱?
王老师,您有什么好书推荐吗?
王先生,我和上司合不来,平时工作的时候很痛苦,要不要跳槽?
……
工作比较清闲是多清闲?朝九晚五?上一天休一天?
怎么算多赚钱?赚一千算不算?一万?十万?
好书的定义是什么?之前看过一本小黄书写的特带劲你要不要?
怎么算合不来?上司批评你?对你严厉?给你太大的工作量?
跳槽有没有好的下家?职业规划是怎样的?
越是不精确的问题,就越难以被回答。
2、定义问题的标准
例如上文提到的问题「为什么卖菜的店也会顺带卖水果,而卖水果的店却不会卖蔬菜?」。
大型超市啥都卖,这类型在问题的范围之内吗?
只卖肉类海鲜的店算不算卖菜的店?
番茄算水果还是蔬菜?
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些隐含的问题,就很难得出一个准确全面的答案。
方法三
读专业的教科书
同学们,记住:
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「干货」,都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专业类教科书。
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水平能有大幅度的提升,教科书是你永远绕不开的关键。
教科书的信息量大到什么地步呢,你在网上看到的干货文章,其有效信息量可能也就是教科书中的一句话。
你硬着头皮啃一页教科书,理解透彻了,能比你刷一个月的干货文章都要有价值。
有些同学看到这估计会回忆起学生时代被教科书支配的恐惧,觉得教科书枯燥乏味。
教科书因为信息量大,非常烧脑,读起来确实费劲,但教科书有几个无可替代的优点:
1、提供你分析、认知客观事物的方法
2、建立该领域全面系统的知识架构
3、提供经过验证的模型(就像数据里的公式,掌握了就可以举一反三)
学生时代看教科书枯燥,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呆在象牙塔里缺乏人生经历,只看教科书上的文字没什么实际感受,自然读不下去。
但长大成人后,再看教科书,你会发现书中的很多道理是和现实经历可以联系在一起的,会有种顿悟的感觉。
这种感觉很像是看游戏攻略,看懂了就可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你变得更强,自然觉得看的有意思了。
至于什么样的教科书经典,可以通过搜索引擎、知乎、豆瓣去查询,通常这种专业领域公认的经典很好找出来。
2、可匿名提问,无法和身边人讨论的问题,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,无所顾忌。
3、社区成立 1375天, 3000+名成员,25698个主题讨论,互动评论 22759条,6756个问题解答,每日在线 800多人,内容质量、成员活跃程度很有可能是你见过的最好的职场讨论社区。(超越同类社区99%)
4、互联网产品、运营类工作专业交流(我之前就职于滴滴出行,高级产品运营经理)。
5、每日总结行动,坚持每天写总结,与社区内的小伙伴一起互助监督,培养良好习惯。
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,教你如何升职加薪,还能认识一群志同道合小伙伴的地方,值不值一顿饭钱?
![图片[3]-人到底应该怎样提高自己?-爱悦色情感网](https://www.mkkoo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wxsync-2022-08-052b718f17dcf52c9e5098511f410724.png)
![图片[4]-人到底应该怎样提高自己?-爱悦色情感网](https://www.mkkoo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wxsync-2022-08-da33401b65c7d0569e83ce8c4bfa861b.png)
![图片[5]-人到底应该怎样提高自己?-爱悦色情感网](https://www.mkkoo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wxsync-2022-08-188b57a8e84b90a901dfcb05996ef8bb-scaled.jpeg)
![图片[6]-人到底应该怎样提高自己?-爱悦色情感网](https://www.mkkoo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wxsync-2022-08-6059e372165ffa6385193817ff41bb77.jpeg)
暂无评论内容